Notebookcheck Logo

Uperfect X Pro LapDock回顾--移动式4K触摸显示器,内含电池

触摸显示的道路!

Uperfect推出了X Pro LapDock,这是一款便携式4K触摸屏,由于内置电池,它还可以自主使用。我们仔细看看这块屏幕是否能实现Uperfect的承诺。
Monitor Touchscreen Desktop Gaming

Uperfect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专门从事移动、便携式显示器。现在,Uperfect的产品组合包括各种显示器,尺寸从7到17.3英寸不等。目前的旗舰产品是15.6英寸的Uperfect X Pro LapDock。制造商向我们提供了同样的产品供我们评测。

Uperfect X Pro LapDock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显示器。从视觉上看,该设备几乎可以被误认为是一台超薄的笔记本电脑,因为显示器盖子还包括一个键盘和一个点击板。此外,该设备还配备了一个10,000毫安时的电池,可以在没有单独电源连接的情况下使用。Uperfect显示器可以通过HDMI或USB-C作为输入信号连接。因此,对于预期的使用,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如果你有一个支持桌面的现代智能手机,你甚至可以将它连接到屏幕上,然后工作、上网或欣赏大格式的电影。如果你不想为完整的显示器-键盘设置牺牲太多的空间,该显示器也可以很好地作为家庭电脑的屏幕使用。此外,这款显示器也相当适合作为移动屏幕,连接游戏机,如Playstation、Xbox或任天堂Switch。

Uperfect X Pro LapDock有FHD和UHD两种型号。我们在这次测试中使用了UHD型号,它也能作为触摸显示器识别输入。如果你还想使用带有ClickPad的磁性键盘,你必须通过USB将设备连接到PC上。通过触摸输入,你可以用可转换的功能来扩展你的家用台式电脑。

Uperfect X Pro LapDock的供货范围包括。

  • Uperfect X专业显示器
  • 磁性键盘(目前只有英文布局)
  • 1x 迷你HDMI线
  • 2x USB-C至USB-C电缆
  • 1x USB-A至USB-C电缆
  • 1x PD 30W充电器(可选欧盟电源)

案例和连接

Uperfect X Pro LapDock有一个坚实的铝制底盘,在背面和下部区域有点厚。据推测,除了端口之外,10,000毫安时的电池也位于这里。前面几乎看不到任何机箱,这意味着显示屏延伸到了整个正面。然而,作为屏幕的可见、可用的区域要小一些。你必须在侧面和顶部放弃5毫米,在下边缘放弃25毫米。尽管如此,由于窄边框的存在,移动屏幕看起来很现代。

Uperfect在X Pro LapDock的背面配备了一个稳定的支架。这有点僵硬,但可以防止滑倒。支架是由金属制成的,就像机箱一样,感觉非常高质量。

Uperfect X Pro LapDock提供三个USB-C端口和一个迷你HDMI端口。那些不想使用集成扬声器的人也可以通过3.5毫米插孔连接扬声器或耳机。然而,这些端口被安置在背面的折叠支架后面,有点不方便。这就是说,这是一个美学上的优势,而且这样的安排也不会让灰尘很快进入端口。在我们看来,这个缺点是可以接受的。

Uperfect X Pro LapDock(来源:Uperfect)。
Uperfect X Pro LapDock
Uperfect X Pro LapDock
Uperfect X Pro LapDock
Uperfect X Pro LapDock
Uperfect X Pro LapDock
Uperfect X Pro LapDock
Uperfect X Pro LapDock
Uperfect X Pro LapDock
Uperfect X Pro LapDock
Uperfect X Pro LapDock
Uperfect X Pro LapDock

显示

子像素结构
子像素结构
低云
低云

Uperfect X Pro LapDock配备了4K IPS面板,还提供了触摸显示功能。另外,Uperfect X Pro LapDock也可使用全高清面板。在价格方面,这两个选项之间有大约100美元的差异。

根据规格表,Uperfect X Pro LapDock的亮度应该达到260 cd/m²。我们测量的最高值是252cd/m²,这仍然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平均亮度只有232cd/m²,这对于日常使用来说仍然是足够的。尽管如此,显示器边缘的一些混浊是可以预期的。在日常使用中没有明显的问题,我们在游戏中也没有观察到任何负面的情况。

在我们的样品中,我们可以测量到显示亮度为99%及以下时的PWM。在我们的测试设备中,我们没有在全亮度下观察到任何PWM。

234
cd/m²
252
cd/m²
233
cd/m²
227
cd/m²
248
cd/m²
223
cd/m²
236
cd/m²
225
cd/m²
211
cd/m²
Distribution of brightness
tested with X-Rite i1Pro 2
Maximum: 252 cd/m² (Nits) Average: 232.1 cd/m² Minimum: 2.4 cd/m²
Brightness Distribution: 84 %
Contrast: 340:1 (Black: 0.73 cd/m²)
ΔE Color 6.92 | 0.5-29.43 Ø4.91, calibrated: 1.9
ΔE Greyscale 6.67 | 0.5-98 Ø5.2
64.5% AdobeRGB 1998 (Argyll 2.2.0 3D)
88.2% sRGB (Argyll 2.2.0 3D)
65% Display P3 (Argyll 2.2.0 3D)
Gamma: 1.7
Uperfect X Pro LapDock
3840x2160, 17.3"
Lenovo ThinkVision m14t
1920x1080, 14"
GMK KD1 Portable Monitor
3840x2160, 14"
Display
2%
8%
Display P3 Coverage
65
63.6
-2%
69.6
7%
sRGB Coverage
88.2
95.4
8%
94.4
7%
AdobeRGB 1998 Coverage
64.5
65.4
1%
71.1
10%
Response Times
25%
83%
Response Time Grey 50% / Grey 80% *
35 ?(17, 18)
15.6 ?(6.4, 9.2)
55%
62 ?(28.4, 33.6)
-77%
Response Time Black / White *
26 ?(11, 15)
27.2 ?(14.8, 12.4)
-5%
45.6 ?(30.8, 14.8)
-75%
PWM Frequency
1000 ?(99)
5000 ?(99)
400%
Screen
78%
42%
Brightness middle
248
310.6
25%
325.3
31%
Brightness
232
295
27%
316
36%
Brightness Distribution
84
89
6%
82
-2%
Black Level *
0.73
0.23
68%
0.3
59%
Contrast
340
1350
297%
1084
219%
Colorchecker dE 2000 *
6.92
2.01
71%
4.75
31%
Colorchecker dE 2000 max. *
8.75
3.58
59%
8.09
8%
Colorchecker dE 2000 calibrated *
1.9
2.19
-15%
Greyscale dE 2000 *
6.67
1.9
72%
6.2
7%
Gamma
1.7 129%
2.06 107%
2.31 95%
CCT
7452 87%
6455 101%
6691 97%
Color Space (Percent of AdobeRGB 1998)
65.4
Color Space (Percent of sRGB)
94.6
Total Average (Program / Settings)
35% / 52%
44% / 43%

* ... smaller is better

在校准显示器之前,我们首先测量了与sRGB色彩空间相比的Delta E-2000色彩偏差。在这里,我们看到灰度和色彩的数值都明显增加。

校准后,Delta E-2000色彩偏差要低得多,明显低于3的目标值。偏蓝的现象也可以大大减少,尽管校准也导致了亮度的明显损失。

Uperfect X Pro LapDock与sRGB对比(88.2%)。
Uperfect X Pro LapDock与sRGB对比(88.2%)。
Uperfect X Pro LapDock vs. AdobeRGB(64.5%)。
Uperfect X Pro LapDock vs. AdobeRGB(64.5%)。
Uperfect X Pro LapDock vs. P3 (65%)
Uperfect X Pro LapDock vs. P3 (65%)
卡尔曼:灰度
卡尔曼:灰度
CalMAN: ColorChecker
CalMAN: ColorChecker
卡尔曼:色彩饱和度
卡尔曼:色彩饱和度
CalMAN:灰度(校准的)。
CalMAN:灰度(校准的)。
CalMAN: ColorChecker (已校准)
CalMAN: ColorChecker (已校准)
CalMAN:色彩饱和度(已校准)。
CalMAN:色彩饱和度(已校准)。

Display Response Times

Display response times show how fast the screen is able to change from one color to the next. Slow response times can lead to afterimages and can cause moving objects to appear blurry (ghosting). Gamers of fast-paced 3D titles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fast response times.
       Response Time Black to White
26 ms ... rise ↗ and fall ↘ combined↗ 11 ms rise
↘ 15 ms fall
The screen shows relatively slow response rates in our tests and may be too slow for gamers.
In comparison, all tested devices range from 0.1 (minimum) to 240 (maximum) ms. » 59 % of all devices are better.
This means that the measured response time is worse than the average of all tested devices (20.9 ms).
       Response Time 50% Grey to 80% Grey
35 ms ... rise ↗ and fall ↘ combined↗ 17 ms rise
↘ 18 ms fall
The screen shows slow response rates in our tests and will be unsatisfactory for gamers.
In comparison, all tested devices range from 0.165 (minimum) to 636 (maximum) ms. » 44 % of all devices are better.
This means that the measured response time is similar to the average of all tested devices (32.8 ms).

Screen Flickering / PWM (Pulse-Width Modulation)

To dim the screen, some notebooks will simply cycle the backlight on and off in rapid succession - a method called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 This cycling frequency should ideally be undetectable to the human eye. If said frequency is too low, users with sensitive eyes may experience strain or headaches or even notice the flickering altogether.
Screen flickering / PWM detected 1000 Hz ≤ 99 % brightness setting

The display backlight flickers at 1000 Hz (worst case, e.g., utilizing PWM) Flickering detected at a brightness setting of 99 % and below. There should be no flickering or PWM above this brightness setting.

The frequency of 1000 Hz is quite high, so most users sensitive to PWM should not notice any flickering.

In comparison: 53 % of all tested devices do not use PWM to dim the display. If PWM was detected, an average of 8702 (minimum: 5 - maximum: 343500) Hz was measured.

视角测试显示了IPS显示屏的典型结果。从所有位置都可以很好地看到测试图像。在角落里有轻微的颜色偏移和轻微的起雾现象。然而,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这并不令人讨厌。

视角测试中的Uperfect X Pro LapDock
视角测试中的Uperfect X Pro LapDock

输入设备

Uperfect X Pro LapDock的键盘
Uperfect X Pro LapDock的键盘

对于键盘,Uperfect依靠的是一个没有数字键盘和背光的6行chiclet模型。大多数按键都是令人愉快的17毫米×17毫米大。只有第一行有点窄,但你很快就能适应。键的表面相对光滑,但仍能提供足够的抓握力。其构造与其他显示器盖板相当,绝不逊色于它们。由于结构的原因,行程很短,压力点很明显。因此,在打字时没有海绵状的感觉。

如果你想主要使用键盘盖,你应该确保它平放在桌子上。否则,它可能会不稳定,打字的感觉会受到一些影响。在这一点上应该提到的是,该键盘底座目前只提供英文键盘布局。根据制造商的说法,随后将推出德语布局。然而,现在还不能说什么时候会有。

Uperfect还在已经上市的机型上提供ClickPad,但输入区域不是很大,只有11.9厘米×6.1厘米。这里的可用空间本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输入按钮像往常一样位于下部区域,按下时以安静的点击声吸引人们的注意。触摸板支持两个手指的标准手势。

15.6英寸的屏幕可以作为一个宽大的输入媒介。这支持一个10点的多点触摸屏幕,从而增强了传统的台式电脑与可转换电脑的积极功能。

能源消耗和电池

我们用Gossen Metrawatt Metrahit能源万用表测定了插座的耗电量。在待机状态下,该表显示略低于0.1瓦。如果Uperfect X Pro LapDock的电池必须先充电,那么能量消耗最初会很高,随后会下降。当打开时(Windows桌面包括墙纸),我们观察到只消耗了16W的电量。

Uperfect X Pro LapDock还可以完全独立于主电源使用,因为它有集成电池(10,000毫安时)。当作为桌面屏幕使用时,我们注意到使用时间约为6小时,没有任何问题。在DEX模式下,该设备应该可以持续使用四到六个小时。不幸的是,由于我们没有合适的支持DEX的智能手机进行测试,所以我们不能在这方面作进一步推断。

Pros

+ 现代设计
+ 坚固的外壳和坚实的底座
+ 多样的应用可能性
+ 4K触摸显示屏
+ 集成电池(10,000 mAh)
+ 包括键盘底座

Cons

- 强烈反射的表面
- 穿插的色彩空间覆盖

结论 - 紧凑型LapDock适用于多种用途

Uperfect X Pro LapDock,由Uperfect提供。
Uperfect X Pro LapDock,由Uperfect提供。

Uperfect X Pro LapDock是一款15.6英寸规格的外部显示器。在测试中,该屏幕显示了坚实的结果。然而,测得的亮度和色彩空间覆盖率并不足以满足专业使用。那些为工作场所购买这块屏幕的人将会得到一个具有触摸功能的良好显示屏的回报。随之而来的键盘给人留下了坚实的印象,对于短时打字任务来说是足够的。然而,Uperfect X Pro LapDock的键盘底座并不能取代一个好的笔记本键盘。这也适用于ClickPad,它没有最佳地利用可用空间。

Uperfect X Pro LapDock是一个伟大的屏幕,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通过集成的电池,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我们喜欢它的现代设计以及材料的选择。稳定的铝合金使其成为一个触觉上的高质量设备。显示屏本身运作良好,在日常使用中相当有说服力。不一定需要高4K分辨率的用户也可以购买全高清分辨率的Uperfect X Pro LapDock。目前,你必须为全高清版本支付不到400欧元的费用。然而,4K选项的附加费是相当可控的,为85欧元,所以潜在的买家可能更倾向于485欧元的4K配置的Uperfect X Pro LapDock。

两个版本都集成了10,000毫安时的电池,这再次大大扩展了屏幕的使用范围。许多现代智能手机都非常强大,可以部分取代传统PC。通过桌面模式,日常办公任务,如电子邮件或上网,可以直接用智能手机在一个令人愉快的大屏幕上进行。因此,在可能的应用范围方面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Please share our article, every link counts!
Mail Logo
> Notebookcheck中文版(NBC中国) > 评测 > Uperfect X Pro LapDock回顾--移动式4K触摸显示器,内含电池
Sebastian Bade, 2021-12-25 (Update: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