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箭湖-H CPU 分析:酷睿 Ultra 200H 让 Lunar Lake 近乎多余
概述 英特尔酷睿 Ultra 200H
去年 9 月,英特尔发布了Lunar Lake(Core Ultra200V),这是英特尔内部一个独立团队开发的单片移动处理器阵容。
现在,英特尔又推出了箭湖系列处理器,从 H 系列(酷睿至尊 200H)开始,它被定位为流星湖的真正继承者。这些处理器的 TDP 范围更广,达到28-115 瓦,更适合高性能笔记本电脑。
不过,由于Lunar Lake和Arrow Lake并存,两个产品线之间难免会有重叠,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困惑。
» Notebookcheck多媒体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游戏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低价办公/商务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高端办公/商务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工作站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亚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超级本产品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变形本产品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平板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智能手机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评测过最出色的笔记本电脑屏幕
» Notebookcheck售价500欧元以下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售价300欧元以下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Arrow Lake-HCPU 采用台积电的先进节点制造:N3B用于 CPU 芯片,N5B用于 GPU 芯片,N6用于 SoC 和 I/O 组件。然后,英特尔使用其Foveros 3D 封装技术组装芯片。据英特尔称,封装技术的改进使芯片尺寸缩小了 33%。
与Lunar Lake一样,Arrow Lake-H采用Lion Cove性能内核和Skymont效率内核。不过,与以前的Redwood CoveP 内核相比,一个关键的变化是不再支持超线程技术。这意味着,虽然酷睿至尊 7 255H配备了 16 个内核,但它只能同时处理 16 个线程,而流星湖酷睿至尊 7 155H(同样配备 16 个内核)可支持 22 个线程。尽管如此,多核性能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其他关键特性没有重大变化。Arrow Lake 理论上支持Thunderbolt 5,但这需要额外的芯片。因此,大多数搭载 Arrow Lake 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将继续使用Thunderbolt 4。
英特尔还宣称人工智能性能得到了提升,Arrow Lake芯片最高可达到99 TOPS。不过,这个数字代表的是 CPU、GPU 和 NPU 的综合性能。
因此,ArrowLake笔记本电脑未能达到Copilot+认证要求的40-TOPSNPU 最低值。尽管如此,仍支持 Windows AI 支持的功能,如用于网络摄像头和实时字幕的Studio Effects。
不过,Arrow Lake笔记本电脑未来与即将推出的功能(如Recall)的兼容性仍不确定。我们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集成显卡更新。 另一篇文章.
新推出的Arrow Lake-H系列将有五个型号。其中包括主频高达5.4 GHz 的高端Core Ultra 9 285H,以及两款Core Ultra 7和两款Core Ultra 5。如下表所示,这些型号在最高时钟速度、性能内核数量和集成图形处理器方面存在差异。
不过,买家应该谨慎,因为只有带有"Ultra"品牌和末尾带有"5"的型号才属于新一代箭湖处理器。末尾带有"0"的 CPU(如酷睿 5 220H、酷睿 7 250H)属于Raptor Lake更新芯片,它们基于更老的架构。
测试系统 - 华硕和微星推出首批机型
用于基准测试的两个测试系统是 华硕 Zenbook Duo和 微星 Prestige 16 AI Evo均采用 Core Ultra 9 285H.
在Zenbook Duo 中,处理器的峰值功率为60 瓦,但在持续负载情况下仅稳定在24 瓦。相比之下,Prestige 16 AI Evo最初的峰值为115 瓦,然后迅速稳定在45 瓦。由于存在这些差异,短时间的基准测试能更好地显示潜在的多核性能。
我们还将增加以下产品的基准测试结果 酷睿至尊 5 235H 的基准测试结果。
测试程序
我们的功耗测量是通过外部显示器进行的,从而消除了不同内部显示器功耗的影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测量的是系统总功耗,而不仅仅是比较原始TDP值。
单核性能和效率
在Cinebench 2024 多核测试中,Core Ultra 9 285H 比 Core Ultra 9 288V领先4%,比其直接前代产品 CoreUltra 9 185H显著提升18%。 酷睿至尊 9 185H.这使英特尔赶上了高通公司(Qualcomm)最快的骁龙 X Elite芯片(X1E-84-100)。X1E-84-100
与 AMD 最新的Zen 5 型号相比,优势约为10%,而Apple的 M3代芯片则领先11%。
在Geekbench 中,Arrow Lake芯片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但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Arrow Lake CPU 的能效比较早的Meteor Lake芯片略有提高,但Lunar Lake仍略胜一筹。这主要是由于芯片设计的不同,以及Arrow Lake的最高时钟频率略低。
在时钟频率较高的情况下,功耗仍然相对较高,外接显示器上的系统总功耗达到33-34 瓦。AMD 的 Zen 5芯片在效率方面不相上下,但基于 ARM 技术的竞争对手(尤其是高通和英特尔)在单芯片功耗方面保持着明显的领先优势。 Apple-在单核效率方面保持明显领先。
* ... smaller is better
多核性能和效率
Lunar Lake处理器只有8 个内核,多核性能有限。相比之下,新的Arrow Lake芯片具有16 个内核和更高的功耗限制,自然在多线程工作负载中更具优势。不过,功耗限制对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英特尔的新 CPU 在短负载场景和合成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在Geekbench 6和Cinebench R23多核测试中,它们的性能基本与 AMD 的 Zen 5 芯片相当。
但是,当运行较长的持续工作负载时,如Cinebench 2024多核测试,短期功耗优势就会消失。在实际场景中,大部分基准测试在华硕 Zenbook Duo上以35W/24W的功耗运行,在微星 Prestige 16 上以45W的功耗运行。在这些条件下,酷睿至尊 9 285H只能与英特尔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Ryzen AI 9 365 相媲美。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Ryzen AI 9 HX370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因为它的性能超过了英特尔的产品。此外,Snapdragon X EliteCPU 的性能可与英特尔媲美甚至更高,而Apple的标准M4芯片尽管功耗明显低于英特尔的酷睿 Ultra 9 285H,但却能与英特尔的酷睿 Ultra 9 285H 相媲美。同时,M4 Pro芯片的速度要快得多。
Core Ultra 9 285H型号的多核效率很高,甚至超过了Lunar Lake芯片。这一优势主要归功于较低的功耗限制和现代处理器的效率曲线,即芯片的效率在时钟速度越高时越低。
为了说明这一点,请想象一下 Lunar Lake 和 Arrow Lake 处理器都以30 瓦的功率运行。Lunar Lake 芯片有8 个内核,以较高的时钟速度运行,而 Arrow Lake 芯片有16 个内核,以较低的时钟速度运行,但仍处于效率较高的运行范围内。
虽然AMD的高性能Zen 5芯片在多核效率方面落后于AMD、 Apple而高通公司基于 ARM 的处理器仍略胜一筹。不过,与单核性能不同的是,这里的效率差距要小得多。
* ... smaller is better
不同功率限制下的性能
由于最终性能因笔记本电脑型号和功率限制而有很大差异,我们还在控制功率设置的情况下运行了Cinebench 2024多核基准测试。为此,我们使用了ThrottleStop和Universal x86 Tuning Utility,不过这些工具仅限于英特尔和AMD处理器。
在微星 Prestige 16 中,处理器的最大功耗为55 瓦。一旦获得更多数据,我们将提供更高功率限制的结果。
TDP | Core Ultra 9 285H | Ryzen AI 9 HX370 | Ryzen AI 9 365 | Core Ultra 7 258V | Core Ultra 7 155H |
---|---|---|---|---|---|
15 瓦 | 451 分 | 621 分 | 590 分 | 445 分 | 271 分 |
20 瓦 | 597 分 | 760 分 | 683 分 | 512 分 | 438 分 |
28 瓦 | 778 分 | 927 分 | 787 分 | 587 分 | 637 分 |
35 瓦 | 892 分 | 1,022 分 | 752 分 | ||
45 瓦 | 977 分 | 1,107 分 | 887 分 | ||
55 瓦 | 1,042 分 | 1,167 分 | 966 分 |
测试再次证实,酷睿至尊 9 285H无法与Ryzen 9 AI HX370 竞争,其性能与Ryzen AI 9 365 相当。有趣的是,酷睿至尊 9 285H与酷睿至尊 7 155H(内核数量相同)之间的性能差距相对较小,在28-55 瓦的 TDP 值范围内,性能提升幅度为8 - 22%。
一个重要的启示是,Arrow Lake在较低的功率限制下表现异常出色,但在较高的 TDP 值下,回报率逐渐降低。在55 瓦时,性能差异仅在个位数百分比范围内,这表明Arrow Lake并未从极端功耗扩展中获得显著优势。
还需要对更多设备进行进一步测试,但Arrow Lake芯片在80 瓦以上可能几乎没有性能优势--这是许多高性能多媒体笔记本电脑可以持续承受的功耗水平。另一方面,Arrow Lake芯片在仅20 瓦时的性能已经超过了Lunar Lake芯片,凸显了其在较低功耗水平下的效率。
结论--箭湖显示了英特尔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的分析中,新的Arrow Lake移动处理器给人留下了好坏参半的印象。作为 "流星湖"一代的后继产品,它们现在使用了与"月球湖"相同的内核,从而提高了性能和效率,尤其是在20 瓦至 45 瓦的较低功耗限制下。酷睿至尊 9 285H具有稳定的单核性能,可与 AMD Ryzen AI 9 365尽管 Ryzen AI 9 HX 370仍然遥不可及。英特尔缩小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但并未取得领先地位。高通公司的 Snapdragon X Elite芯片在高功耗水平下提供了更好的多核性能和更高的整体效率,而Apple的 M4代处理器继续在不同的性能水平上运行。
与Meteor Lake 一样,Arrow Lake-H处理器的TDP范围很宽,从28 瓦到 115 瓦不等,这给终端用户带来了一些挑战。仅凭处理器的型号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性能,因为不同笔记本电脑的功耗限制和散热解决方案各不相同。这意味着 酷睿至尊 7 255H的性能可能比 Core Ultra 9 285H的性能更好,这取决于系统的冷却和功率分配。短期功率峰值较高(例如在 微星 Prestige 16 AI Evo等)也会对电源适配器造成压力,迫使某些笔记本电脑短暂地从电池中汲取电能。
英特尔对NPU 性能较弱和缺乏Copilot+认证的问题轻描淡写,而把重点放在整个平台的AI能力上,尤其是GPU。
Lunar Lake和Arrow Lake之间的重叠说明了英特尔当前面临的开发挑战。由于低功耗的Arrow Lake芯片性能已经超过了Lunar Lake,后者开始显得多余。与其把Lunar Lake的功耗推到30 瓦以上,不如把重点放在被动冷却设计上。不过,如果目前的报道准确的话,即将推出的Panther Lake处理器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Arrow Lake-H处理器仍有可能获得成功,因为英特尔与AMD 不同,在供货方面仍然很强大。在接下来的几周里,预计将有许多搭载 Arrow Lake 处理器的新笔记本电脑发布。一旦我们获得Core Ultra 7和Core Ultra 5型号的性能数据,我们将对本文进行相应更新。